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更若役在词典中的解释
gēngruò

更若役

拼音gēng ruò yì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行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详细解释

  • 更若役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君人者,曰更役。”更役原本是指更换役人,后来引申为人的态度或言行变化无常的意思。这个成语中的“更”表示变化,而“若”则表示无常。意思是人的态度或行为像更换役人一样,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或言行反复无常,难以预测或理解。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在不同场合中表现出的不一致的态度或言行。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成语“更若役”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在这篇文章中,更役原本是指更换役人的意思,后来演变为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行变化无常。

成语结构

  • 更若役这个成语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态度像更换役人一样,一会儿好像很积极,一会儿又变得冷漠无情。2. 这个人的言行变化无常,真是让人捉摸不透,简直就是更若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更换役人”这个动作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中反复更换着役人,形象地展示了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反复无常”、“态度不定”等,以扩大对于人的态度或言行变化无常的描述词汇的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态度一会儿好像很开心,一会儿又变得生气,真是更若役。2. 初中生:老师上课时态度严肃认真,下课后却变得很随意,真是更若役。3. 高中生:这个政客在不同的场合中经常改变立场,真是一个更若役的人。

拆字解意

更若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