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引
拼音dǎi yǐn
注音ㄉㄞˇ 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牵连诬攀。《新唐书·姚崇传》:“往 周兴 、 来俊臣 等数治詔狱,朝臣相逮引,一切承反。”《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遂使陛下大开詔狱,重设严刑,有迹涉嫌疑,辞相逮引,莫不穷捕考按。”
基本含义
- 指抓住、捉拿。
详细解释
- 逮引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逮”和“引”两个字组成。逮的意思是抓住、捉拿,引的意思是指引、引导。逮引的意思是抓住并引导或带领某人或某物。
使用场景
- 逮引主要用于描述抓捕犯人、抓住逃犯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描述引导、带领他人的情景。这个成语常常在警察抓捕犯人、教师引导学生等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 逮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逮捕犯人是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引导他人则是教育和引导的基本职责。因此,逮引成语的使用源于古代法律和教育制度。
成语结构
- 逮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动词短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警察逮引了逃犯,将其带回了警察局。2. 老师逮引学生们参观了博物馆,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逮引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警察抓住了一个逃犯,并引导他走向正义的方向。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逮引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法律和教育方面的书籍来深入了解逮引的含义和用法。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逮引相关的成语,如“逮着就打”、“逮着机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逮引了小偷,保护了我们的安全。2. 初中生:老师逮引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文化。3. 高中生:法官逮引了罪犯,将其绳之以法,维护了社会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