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首
拼音biǎo shǒu
注音ㄅㄧㄠˇ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褾首”。指书画装裱中用綾锦做的天头。 宋 周密 《云烟过眼录》:“ 王右军 与 桓温 荐 谢玄 真蹟……牡丹锦褾首,儼然著色画,葢 宣和 法锦。” 元 汤垕 《画鉴·前贤事迹可鉴》:“ 唐 人背手卷,多有紫綾作褾首,玉綾作引首,珊瑚为小轴,如今藏经之状。”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或追究责任而推卸责任、把罪过归咎于别人,类似于“推卸责任”。
详细解释
- 裱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裱”和“首”。其中,“裱”是指把字画或其他物品装裱起来,使之更加美观;“首”是指头部。裱首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在面临责任或错误时,像装裱字画一样,将错误推卸给别人,不愿承担责任。
使用场景
- 裱首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推卸责任的人。在工作场合或者日常生活中,当有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者推卸责任时,可以使用裱首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裱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官员犯了错误,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于是他找了一个替罪羊来替他承担责任。这个替罪羊最终被处死,而官员却逍遥法外。人们为了批评和讽刺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就创造了裱首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裱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裱”是动词,意为装裱;“首”是名词,指头部,作为宾语。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裱首,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2. 这个公司的领导经常裱首,把责任推给下属。
记忆技巧
- 记忆裱首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图片来帮助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把自己的头装裱起来,表示他在推卸责任,不愿意承认错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裱首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推卸责任”、“推诿托辞”等,以扩大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没做作业,我裱首说是家里没电了。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他裱首说是因为题目太难。3. 高中生:他明明是做错了事情,却裱首说是别人诬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