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孔融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ngróng

孔融

拼音kǒng róng

注音ㄎㄨㄙˇ ㄖ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基本含义

  • 指人才出众、聪明才智过人。

详细解释

  • 孔融是指东汉末年的孔融,他是孔子的后代,聪明才智出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非常高超。

使用场景

  • 可用于赞美人的聪明才智,或者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出众的才能。

故事起源

  •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他在东汉末年担任官职时,以聪明才智和博学多才而闻名。他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宦官专权,因此多次得罪宦官,最终被杀害。由于他的才智和为人正直,后人将他的名字和聪明才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孔融”。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年纪虽小,但才智过人,真是个孔融。2. 她在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被誉为数学界的孔融。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孔融这个名字来记忆,孔融具有聪明才智的特点,所以可以将其与聪明才智相关的形象或场景联系在一起。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孔融的历史故事和他在政治上的贡献,进一步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孔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的各个科目都是第一名,真是个孔融。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奖,被老师称为数学界的孔融。3. 高中生:他的思维敏捷,擅长逻辑推理,真是个孔融。4. 大学生:他在科研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被导师称为学术界的孔融。

拆字解意

孔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