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乾耗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ánhào

乾耗

拼音qián hào

注音

繁体乾號

基本解释

  • 消耗净尽。 唐 杜牧 《原十六卫》:“天下每每兵乱涌溢,齐人乾耗。”《宋史·胡诠传》:“宰相 李沆 谓 王旦 曰:‘我死,公必为相,切勿与虏讲和……’ 旦 殊不以为然。既而遂和,海内乾耗。”

基本含义

  • 形容干瘦、消瘦。

详细解释

  • 乾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乾和耗分别指干瘦和消瘦的意思。乾耗形容一个人非常瘦弱,没有体力和精力。

使用场景

  • 乾耗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身体虚弱,面容憔悴,精神不振的状态。可以用于形容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疾病等导致的身体虚弱情况。

故事起源

  • 乾耗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乾坤耗尽,万象更新。”其中的“乾耗”指天地万物的变化和消耗。后来,这个词引申为形容人体状况的衰弱。

成语结构

  • 乾耗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生病后变得乾耗了,瘦得不像样子。2. 这个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乾耗,需要好好照顾。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乾耗的发音“qián hào”和“干号”,干瘦的人没有声音,像是干号哭泣一样。这个联想可以帮助记住乾耗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乾耗相关的成语,如乾坤耗尽、耗尽心机等,可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病了,变得乾耗了,不能参加运动了。2. 初中生: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现在乾耗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3. 高中生:考试前熬夜复习导致我乾耗了,没有精力去参加社团活动。

拆字解意

乾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