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隶首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ǒu

隶首

拼音lì shǒu

注音ㄌㄧˋ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黄帝 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 隶首 不能计其多少, 离朱 不能察其髣髴。” 清 黄遵宪 《杂感》诗:“ 隶首 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基本含义

  • 指某人被迫承认错误或罪行。

详细解释

  • 隶首是由“隶”和“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隶,原指古代奴隶的身份,引申为被迫、被束缚的意思;首,指头颅。隶首的含义是指某人被迫承认错误或罪行,像奴隶一样被束缚住头颅。

使用场景

  • 隶首常用于形容在某种压力或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错误或罪行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批评、警示等语境。

故事起源

  • 隶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据传,魏国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因为某位将领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失败。这位将领被迫承认错误,被罚跪在地上,双手托着头颅,像奴隶一样受辱,因此形成了隶首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隶首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法庭上隶首认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2. 在面对不可否认的证据时,他只能隶首承认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隶首这个成语与被迫承认错误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束缚住头颅,像奴隶一样被迫承认错误的情景,以此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错误、罪行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铁证如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发现小明偷看了试卷,小明只好隶首认错。初中生:当事人在警方面前隶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隶首的故事,深感人类历史的曲折和复杂。

拆字解意

隶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