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孝廉方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oliánfāngzhèng

孝廉方正

拼音xiào lián fāng zhèng

注音ㄒㄧㄠˋ ㄌㄧㄢˊ ㄈㄤ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清 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 雍正 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 乾隆 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清史稿·选举志四》:“制科者,天子亲詔以待异等之才…… 清 代科目取士,垂为定制。其特詔举行者,曰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参阅《清续文献通考·选举五》。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对父母孝顺,为官清廉正直。

详细解释

  • 孝廉方正是一个褒义词语,由“孝廉”和“方正”两个词组成。其中,“孝廉”表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并有节俭廉洁的意思;“方正”表示正直、公正、不阿谀奉承。孝廉方正形容一个人既孝顺父母又廉洁公正,是对一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官员或者任何职业的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正直、清廉,对他人有尊重和关心。

故事起源

  • 孝廉方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孝子,廉者也。廉者,方正也。”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用来描述昭公的儿子公子兕的品德。

成语结构

  • 主语 + 孝廉 + 方正

例句

  • 1. 他为人孝廉方正,深受同事们的尊敬和信赖。2. 这位官员在任职期间一直秉持着孝廉方正的原则,没有受到任何贪污腐败的指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孝廉方正”分成两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孝廉”表示孝顺父母和廉洁,其次记住“方正”表示正直公正。可以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进行对比,想象一个孝顺父母、廉洁正直的人,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正直”、“廉洁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是孝廉方正的人,他们总是关心我,也从不贪玩。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孝廉方正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 高中生:孝廉方正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也是一个官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拆字解意

孝廉方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