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贡
拼音ēn gòng
注音ㄣ ㄍ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明 清 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资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恩贡者,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詔书,以当贡者充之。”《清会典·礼部·学校》:“凡生员食餼久者,各以其岁之额而贡于太学,曰岁贡。有恩詔则加贡焉,曰恩贡。”
基本含义
- 指对国家或上级的恩德及贡献。
详细解释
- 恩贡是由恩德和贡献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恩德指的是对他人的恩惠和好处,贡献则指为国家或上级做出的贡献。恩贡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国家或上级的恩德和贡献,并表示对其的感激之情。
使用场景
- 恩贡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国家或上级的恩德和贡献,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对国家或上级的忠诚和贡献。
故事起源
- 恩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当时,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有一位名叫留侯的大臣,他对国家的恩德和贡献非常大。刘邦为了表彰留侯的功绩,赐予他“恩贡”的封号,以示对他的感激和赞赏。从此,恩贡成为了形容对国家或上级的恩德和贡献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恩贡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恩德和贡献。
例句
- 1. 他对国家的恩贡功绩,将永远被人们铭记。2.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多的恩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恩德和贡献两个词进行联想,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恩德可以联想到对他人的恩惠和好处,贡献则可以联想到为国家或上级做出的贡献。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更多关于恩贡的背景和故事。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恩贡相关的成语,如“恩德无量”、“恩威并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恩贡非常大,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老师。2. 初中生:我们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恩贡,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为将来的恩贡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