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采拾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ishí

采拾

拼音cǎi shí

注音ㄘㄞˇ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采摘拾取。《后汉书·江革传》:“ 革 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採拾以为养。”《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军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採拾於野,殍踣於行路者。”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 岭 南深山中有大竹……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药品。”
    (2).搜求;拾取;选取。《晋书·谢尚传》:“ 尚 於是採拾乐人,并製石磬,以备太乐。”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太宗 得 魏徵 ,採拾闕遗,弼成圣政。” 宋 洪巽 《旸谷漫录》:“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採拾娱侍。”
    犹选取。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 伊公 在 亳 , 渭老 师 周 ,旌賁邱园,采拾衡巷。”

基本含义

  • 采集和拾取。

详细解释

  • 采拾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采指采集、摘取,拾指拾取、捡起。它表示采集和拾取的动作,常用来形容人们辛勤劳动或者细心收集物品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采拾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采集和拾取的情况,例如采摘水果、采集花草、拾取垃圾等等。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积极努力、勤勉不懈的精神。

故事起源

  • 《史记·卫康叔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卫康叔为了尽快采集到稻谷,亲自率领大家一起采集的情景。这个故事中的“采拾”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们辛勤劳动或者细心收集物品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每天早上都去山上采拾野花。2. 她用心采拾着教室里的每一片纸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采拾这个成语和采集、拾取这两个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采摘水果或者拾起地上的垃圾,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采拾相关的成语,例如采薪之患、拾人牙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公园采拾了很多漂亮的花朵。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采拾教室里的垃圾,保持环境整洁。3. 高中生:在农村,大家都会去田里采拾庄稼,帮助农民工作。4. 大学生:他在图书馆里采拾了很多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

拆字解意

采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