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肃膺在词典中的解释
yīng

肃膺

拼音sù yīng

注音ㄙㄨˋ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敬受。《隋书·炀帝纪上》:“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

基本含义

  • 肃静恭敬。

详细解释

  • 肃膺是指肃静、恭敬的样子。形容人在庄重的场合或对上级的态度非常恭敬,丝毫不敢放肆。

使用场景

  • 在正式的仪式、座谈会、会议等场合,用于形容人们庄重、恭敬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肃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威仪肃膺,敬听命。”意思是说,要保持威仪庄重,恭敬地听从命令。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肃”表示庄重、肃静,后一个字“膺”表示恭敬、听从。

例句

  • 1. 在重要的会议上,大家都肃膺听讲,不敢有丝毫懈怠。2. 学生在老师面前要肃膺恭敬,不敢放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肃”字想象成一个人站得笔直,非常庄重,而“膺”字则像是一个人跪下来恭敬地听从指示,这样就能记住肃膺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肃膺相关的成语,如“肃然起敬”、“肃然而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校园里,我们要肃膺恭敬地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要肃膺站好,不敢有丝毫懈怠。3. 高中生:在高考考场上,我们要肃膺专心答题,不受任何干扰。

拆字解意

肃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