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
拼音mǎ zhèng
注音ㄇㄚ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马政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详细解释
- 马正是由“马”和“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马”指代马儿,比喻人行为端正,不偏不倚;“正”表示正确、正直。马正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端正,秉持正直无私的品德。
使用场景
- 马正通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无私。可以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表述。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五十三·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马正的故事。相传秦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马正的人,他品德正直,为人忠诚。有一次,马正的主人李斯让他带着一袋黄金去给秦始皇。马正知道这是李斯想要陷害秦始皇的计划,他决定拒绝李斯的命令。最终,马正把黄金藏起来,并告诉了秦始皇真相。秦始皇对马正的忠诚和正直非常感动,因此赞美他为“马正”。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为“马正”,其中“马”为形象化的修饰词,表示人行为端正;“正”为形容词,表示正确、正直。
例句
- 1. 他的品行一向马正,从不做出任何不义之事。2. 她是一个马正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匹马站立得笔直,正直无私,从而表示一个人的品行端正。
延伸学习
- 1. 马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观念之一,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2. 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质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忠言逆耳利于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马正的同学一起玩,因为他们总是诚实守信。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马正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保持马正的品行,不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