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阴阳
拼音tiáo hé yīn yá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iáo hé yīn yáng ㄊㄧㄠˊ ㄏㄜˊ ㄧㄣ ㄧㄤˊ
调和阴阳(調和陰陽)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於决流抑队。”《楚辞·离骚》“ 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咎繇 而能调” 汉 王逸 注:“言 汤 禹 至圣,犹承天道,求其匹合,得 伊尹 咎繇 ,乃能调和阴阳而安天下也。”《后汉书·杨震传》:“臣蒙恩备臺辅,不能奉宣政化,调和阴阳。”亦省作“ 调阴阳 ”。 汉 刘向 《说苑·臣术》:“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 唐 白居易 《官牛》诗:“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基本含义
- 调和阴阳是指平衡和谐地处理相互对立的事物,达到统一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面。调和阴阳意味着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两者和谐共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处理矛盾、解决争端、协调关系等方面,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调和阴阳的能力尤为重要。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秋水》一章中。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弟子惠子在河边散步时,庄子指着河水对惠子说:“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共此水者一色也。”庄子的意思是,不管水是怎样变化的,都是水的本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调和阴阳是找到事物本质的关键。
成语结构
- 调和阴阳的结构是“调和”和“阴阳”两个词语的组合。
例句
- 1.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需要调和阴阳,平衡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2. 他的成功在于他能够调和阴阳,将矛盾的事物统一起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调和阴阳”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联系起来,想象调和阴阳就像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一样。可以使用图像、联想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了解阴阳在中医中的应用和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调和阴阳相关的成语,如“阴阳调和”、“阴阳失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调和阴阳,把不同颜色的小石头摆成漂亮的图案。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调和阴阳,既要学习又要休息,保持身心健康。3. 高中生:在班级里,班长经常调和阴阳,协调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使班级更加和谐。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调和阴阳,平衡学习和社交的时间,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