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希亚共和国
拼音Mó Luò Xī Yà Gòng Hé Gu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摩洛希亚共和国-简介
总统夫妇
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有一个自称主权独立的“国中之国”——“摩洛希亚共和国”。根据其政府网站的资料显示,该国成立于1977年,面积仅为0.025平方公里,四周皆被美国国土包围,目前总人口仅为6人,堪称“世界第一袖珍国”。尽管如此,“摩洛希亚”却声称拥有独立的宪法、海军、银行、货币、邮局、电信局,甚至还是第一届“微型国家奥林匹克”的承办者。不过由于它迄今尚未与世界上任何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也不被其他国家承认。
摩洛希亚共和国-人口
包括总统共有6人
据悉,“摩洛希亚”现任总统为凯文·巴夫,第一夫人名叫阿德莉安妮·玛莉·麦克费兹汉利·波巴卡·迪比安卡,除了在政府部门身兼数职,她还肩负一项重要职责——为这个小国增丁添口。目前该国总人口已由建国时的4人增长为6人。
摩洛希亚共和国-主权
边境标志
不接受移民 “入境”要预约
“摩洛希亚”自称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宪法和大纲。历史上,一场政治动荡曾引发了该国国王的恐慌,从而颁布了戒严法。由于国土面积过于狭小,不接受外来移民。不过它倒是欢迎外来游客。只要游客携带护照入境,都可以在该国获得签证。只是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传统邮件提前预约,以便厕所“拥堵”。
“摩洛希亚”拥有自己的海关,除了对来自安道尔、列支敦士登、圣马利诺、摩纳哥的居民实现免签之外,其他国家的外来游客必须持护照经过许可方可入境(即使美国游客也不例外),并且滞留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能在境内打工,更不得长期居住。
“摩洛希亚”自认是个“第三世界国家”,境内没有公路、医院、机场,政府大楼非常简陋。“摩洛希亚人”自称拥有自己的海军、航天计划、铁路、邮局、银行、旅游景点、度量衡单位、法定假日、在线电台、在线影院和在线海军军官学校。
40个气球“圆梦”太空项目
其实,“摩洛希亚”的“海军”不过是3条充气筏子。它也曾经考虑建立自己的空军,可是由于“领空”实在狭小,最终只能作罢。不过,它拥有自己的报纸、啤酒和航空业。如果将来条件允许,它还想组建个足球队,最好再发展点核武器。
不过“摩洛希亚”现已成立了太空开发署,安装了火箭发射塔——火箭自然是无人的,连只小白鼠都放不进去。该国最近的一个太空项目是40个彩色气球运载一个家庭摄像机航拍国家全景图,然而气球很不幸地挂到树枝上,这次任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政府大楼
据悉,“摩洛希亚”拥有自己的标准时间,它比太平洋标准时间快39分钟,比美国山地标准时间慢21分钟。
此外,它还拥有自己的邮局和电信系统,不过收信人和电话接听者仅限该国境内。“摩洛希亚”自称并不向美国交纳税收,而是将相同金额以“对外援助”的方式提供给美国,以支持后者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
“摩洛希亚”还有自己的邮票和货币,货币名称为“瓦洛拉”(Valora),它和美元实行挂钩,汇率时常浮动。
基本含义
- 指一个虚构的、理想中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
详细解释
- 摩洛希亚共和国是一个由“摩洛希亚”和“共和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摩洛希亚是一个虚构的地名,表示一个理想中的国家。共和国表示一种政治体制,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人民手中。摩洛希亚共和国的含义是指一个虚构的、理想中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
使用场景
- 摩洛希亚共和国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或者一种理想中的状态。它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用来批评现实社会的不完美和不和谐。
故事起源
- 摩洛希亚共和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它是作者用来形容贾府这个家族的社会状态和理想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描述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摩洛希亚共和国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摩洛希亚共和国”。
例句
- 1. 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为建设摩洛希亚共和国而努力。2. 这个社区的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宛如摩洛希亚共和国一般。3. 在摩洛希亚共和国里,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待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完美、和谐的国家,里面的人们生活幸福,相互友爱,这就是摩洛希亚共和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摩洛希亚共和国的描写,如《红楼梦》等。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理想社会的成语,如“人间天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未来的中国能成为一个摩洛希亚共和国,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2. 初中生:我们应该为建设摩洛希亚共和国而努力学习,为实现理想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摩洛希亚共和国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家,它代表着人们对和谐、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