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踢荡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ng

踢荡

拼音tī dàng

注音ㄊㄧ ㄉ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挥霍,糟蹋。《传统相声选·假孝子》:“分过来这点儿家当,早就踢荡光了。”

基本含义

  • 比喻行为鲁莽、狂妄,不顾一切地闯荡、冒险。

详细解释

  • 踢荡一词源自于古代的骑兵马术,踢指的是马蹄踢地,荡指的是马蹄掠地。比喻人行为鲁莽、狂妄,不顾一切地闯荡、冒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不顾后果、不计后果地冒险行事,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轻率、鲁莽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的《走遍天下》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李耳的人,他自命不凡,自称“大胆李耳”,总是不顾一切地行事,结果遭到了失败和惩罚。这个故事通过李耳的冒险行为来告诫人们不要踢荡,要谨慎行事。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踢荡地投资股市,结果损失惨重。2. 这个年轻人太踢荡了,总是不顾一切地追求刺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踢荡”与骑马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骑着马踢踏地面,表示他行为鲁莽、冒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冒险、鲁莽行为相关的成语,如“莽撞”、“铤而走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踢荡地冲过马路,差点被车撞到。2. 初中生:他踢荡地参加了一个危险的登山活动。3. 高中生:他踢荡地报名参加了一个极限运动项目,体验了一次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4. 大学生:他踢荡地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去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踢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