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削
拼音rǎn xuē
注音ㄖㄢˇ ㄒ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润色删改。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编修出綍之言,垂于信史;撰著得贤之颂,播在乐章,少施染削之劳,上答受知之地。”
(2).指服缁衣、削发,出家为僧。 宋 赞宁 《宋高僧传·译经·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及 洛 寺……染削已,或名 志邻 。”参见“ 染服 ”。
基本含义
- 染指削发,形容人心志不纯,品行败坏。
详细解释
- 染指削发,染指指手指沾上染料,削发指剃光头发。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心志被邪恶的事物所侵蚀,品行败坏。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心地不纯,品行不端正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保持纯正的心态和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
- 《汉书·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武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诚的大臣,被匈奴俘虏后,拒绝向匈奴屈服。匈奴王曾命苏武削发为奴,但苏武宁死不屈,坚持保持着汉人的传统礼节。最终,匈奴王被苏武的坚持和忠诚所感动,放他回国。这个成语就是由苏武的故事演化而来。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前两个字表示动作,后两个字表示结果。
例句
- 1. 他曾经是个有希望的年轻人,可惜染削之后变得堕落不堪。2. 这个公司的领导层被贪污腐败的事情染削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染”字和“削”字的意思分别记忆为“被染上坏东西”和“剃光头发”,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苏武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削足适履”、“削铁如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偷东西的事被大家知道了,他的名声染削了。初中生:他为了追求虚荣,不惜染削自己的品行。高中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染削了自己的灵魂。大学生:他曾经是个有潜力的人才,可惜染削之后变得堕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