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送佛在词典中的解释
sòng

送佛

拼音sòng fó

注音ㄙㄨㄙˋ ㄈ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僧人做佛事超度亡灵时,要发牒请佛,献斋上供,事毕,化纸把佛送走,谓之“送佛”。《水浒传》第四五回:“当夜五更道场满散,送佛化纸已了,众僧作谢回去。”《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三月初一,是夫人忌辰修斋,初三圆满……约莫黄昏将尽,和尚送佛出来焚化。”

基本含义

  • 指人表面上做善事,实际上却有不良动机,故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详细解释

  • 成语“送佛”源自佛教文化,佛陀教导人们要行善积德,追求真善美。然而,有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恶意或不良动机,会表现出一副善良的模样,好像将善行送给佛陀一样,实际上却是虚伪的。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人们表面上做善事,却背离了佛教教义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做善事,实际上心怀不轨的人。在讨论人的真实动机或评价某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其虚伪行为的批评。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送佛”的故事,有一个有名的故事与之相关。相传,有个人到寺庙里做了一件好事后,自以为能够得到佛祖的庇佑,于是便在寺庙里摆设了一尊佛像,以示对佛祖的敬意。然而,这个人的真实动机却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恶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表面上的善行而背离真善美的本质。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送”表示送给,而“佛”指的是佛陀。两个字结合起来,形成了表示虚伪行为的成语“送佛”。

例句

  • 1. 他表面上对你很好,但实际上是在送佛。2. 她表演得很虚伪,简直就是在送佛。3. 不要被他的表面善行所迷惑,他只是在送佛而已。

记忆技巧

  • 将“送佛”这个成语与佛教的教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在佛前表演善行,但实际上却是虚伪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佛教文化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佛教的教义和历史,了解佛教对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假公济私”、“虚情假意”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表面上对同学很友好,但实际上是在送佛,不值得信任。2. 初中生:她总是表演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在送佛,别被她骗了。3. 高中生:这个政客表面上做了很多公益活动,实际上却是在送佛,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