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芬岛
拼音duō fēn dǎ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duō fēn dǎo
简介
多芬岛
Dauphin Island
墨西哥湾岛屿,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西南海岸外莫比尔湾入口,莫比尔南方约50公里(30哩)处。隶属莫比尔县,岛长约25公里(15哩)。
1699年探险家伊贝维尔(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曾造访该岛,他受路易十四世之命至路易斯安那建立法国殖民地。由于沿岸发现过人类骨骼,多芬岛最早被人称作屠杀岛(Massacre Island),1707年改以法国王位继承人之头衔为名。1762年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领土割让给西班牙,多芬岛曾短暂地成为西班牙属地,但次年又依《巴黎条约》沦于英国之手;1780年西班牙恢复统治权。美国于1803年根据《路易斯安那购地》条款,声称多芬岛应为其属地,但到1813年才取得所有权。1821年建于该岛东端的盖恩斯堡(Fort Gaines)曾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莫比尔湾战役(1864)中被法拉格特上将率领的联邦军占领。
多芬岛现为游览区。周期性地遭到飓风侵袭,受狂风暴雨肆虐而酿成灾情。盖恩斯堡被视为历史遗迹保存,岛上还有一个鸟类生态保护区。阿拉巴马深海渔业竞技于每年七月举行。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获得帮助的地方或途径。
详细解释
- 多芬岛是一个地理名词,位于中国海南岛的西南部,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成语“多芬岛”借用了这个地名,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在困境中找到了解救或获得帮助的地方或途径。它表示在困境中寻找到希望或救赎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多芬岛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经历困境后找到解救或得到帮助的情况。可以用于讲述个人经历、企业发展、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故事。同时,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事起源
- 多芬岛的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富商因为贪婪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陷入了困境。他曾经听说海南岛的西南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多芬岛,可以解救那些在困境中的人。于是,他决定前往多芬岛寻找帮助。经过一番努力,他最终在多芬岛找到了新的商机,重新获得了成功。后来,人们就用“多芬岛”来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在困境中找到解救或获得帮助的地方或途径。
成语结构
- 多芬岛是一个地名,所以成语的结构是“地名 + 岛”。其中,“多芬”是地名的名字,而“岛”表示地名的属性。
例句
- 1. 在经济危机中,他找到了多芬岛,成功振兴了自己的企业。2.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寻找多芬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多芬岛的发音和地理位置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身处困境时,通过找到多芬岛来获得解救或帮助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海南岛的地理和文化,了解多芬岛的实际情况和旅游资源。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瑞士银行”、“救命稻草”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像勇敢的船长一样,找到多芬岛,继续前行。初中生: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们都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多芬岛,战胜困难。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寻找多芬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