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槛穽在词典中的解释
kǎnjǐng

槛穽

拼音kǎn jǐng

注音ㄎㄢˇ ㄐ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槛阱 ”。1.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 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 ,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
    (2).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 宋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自兹遭槛穽,一落谁引汲?” 宋 曾巩 《书阁》诗:“世路因仍忧槛穽,他乡衰暮傍风尘。”《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今 延寿 方坠槛穽,吾何忍更害 匡赞 乎?”

基本含义

  • 指设下陷阱或圈套,用来诱捕别人。

详细解释

  • 槛,本意为门槛;穽,本意为陷阱。槛穽的意思是设下陷阱或圈套,用来诱捕别人。比喻设下诡计,暗中陷害他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设下陷阱或圈套,企图捕捉、陷害别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个关于槛穽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罕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陷阱,他想用这个陷阱捕捉野兽,但是他生性善良,不忍心伤害动物。于是他就把陷阱的槛拆掉,让野兽可以自由地进出。后来,子罕用“槛穽”形容那些设下诡计、暗中陷害他人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 + 设下陷阱 + 陷害别人

例句

  • 1. 他设下槛穽,企图陷害他的竞争对手。2. 小明被同学设下的槛穽给坑了一把。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门口设下陷阱,等待别人踩进来,从而捕捉到对方。可以通过画图或联想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槛穽相关的成语,如“设局”、“暗箭伤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设下了一个槛穽,想要捉到一只小老鼠。2. 初中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设下槛穽,陷害别人。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些人会设下槛穽,企图阻碍他人的发展。

拆字解意

槛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