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伏桩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āng

伏桩

拼音fú zhuāng

注音ㄈㄨˊ ㄓㄨ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埋设木桩。 严复 《救亡决论》:“不讲光、电、气、水,又何能为伏桩、旱雷与通语、探敌诸事也哉!” 周振甫 注:“伏桩旱雷:埋木桩,埋地雷。”

基本含义

  • 指事先做好准备,秘密布置,等待时机成熟后突然行动。

详细解释

  • 伏桩一词起源于军事战术,原指战争中埋设的隐蔽的木桩,用以阻碍敌军行动。后来,这个词引申为秘密布置、等待时机成熟后突然行动的意思。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等待时机,突然出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策略性的行动,尤其是在军事、政治或商业等领域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中默默积累、准备,等待时机,然后突然展现出惊人的才华或行动。

故事起源

  • 关于伏桩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们在市场上伏桩已久,等待着最佳投资时机。2. 这个政党一直在秘密伏桩,准备突然发动一场选举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伏桩的原意,即埋设的木桩,形象地想象自己在暗中埋伏着,等待时机成熟后突然行动。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军事战术、策略性行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伏桩一样,默默准备,等待时机,然后展示我们的才艺。2. 初中生:运动员们在比赛中要像伏桩一样,等待时机,然后突然发力。3. 高中生:政治家们常常在幕后伏桩,等待时机,然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4. 大学生:创业者们要像伏桩一样,默默积累,等待时机,然后迎接挑战。

拆字解意

伏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