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凌波曲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g

凌波曲

拼音líng bō qǔ

注音ㄌㄧㄥˊ ㄅㄛ ㄑ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 天宝 时乐曲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 玄宗 在东都,梦一女,容貌艷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於床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 凌波池 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於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 凌波宫 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
    淩波曲:1. 唐 乐曲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曰:‘妾 凌波池 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
    (2).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基本含义

  • 在水面上自如行走,形容轻松自如地行动。

详细解释

  • 凌波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凌波”和“曲”两个词组成。凌波指的是在水面上行走,曲表示灵活、随意。凌波曲形容一个人在水面上自如行走,意味着轻松自如地行动。

使用场景

  • 凌波曲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轻松自如,毫不费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故事起源

  • 凌波曲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文选·鲍照》中。文中描述了一个人在水面上轻松自如地行走,引发了后来的成语“凌波曲”。

成语结构

  • 成语“凌波曲”由两个词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在困难面前总能凌波曲地应对。2. 她的演讲凌波曲,让人叹为观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凌波”与在水面上行走的形象联系起来,再将“曲”与灵活、随意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还可以尝试使用成语编写短文或对话,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游泳非常厉害,他在水里凌波曲地游来游去。2. 初中生:小玲参加了舞蹈比赛,她的舞姿凌波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小张在考试中凌波曲地应对各种难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大学生:大家在实习中都很努力,凌波曲地适应了新环境和工作任务。

拆字解意

凌波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