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薄少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oshǎo

薄少

拼音báo shǎo

注音ㄅㄠˊ ㄕ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稀少;微薄。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孙权书》:“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俸钱供给公私餘,时致薄少助祭祀。” 宋 苏轼 《吕承奉读书作诗不已贫甚》诗:“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华出众、学问渊博。

详细解释

  • 薄少是指人才华出众、学问渊博的人。薄指广博,少指才华出众,两者结合表示一个人的学问非常深厚,才能非常出众。

使用场景

  • 薄少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特别是在学术、艺术、科技等领域中,用来赞美那些有卓越才华和广博学识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薄少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薄疾的人,他年轻时就以才华出众、学问渊博而闻名。他的学问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音乐等等,被誉为“薄少”。后来,薄疾成为了孔子的学生,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和教诲。因此,薄少这个成语就源于薄疾这个历史人物。

成语结构

  • 薄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薄和少分别表示广博和才华出众的意思。

例句

  • 1. 这位教授真是个薄少,他的学问无人能及。2. 他在音乐、绘画和文学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真是个薄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脑袋上有一本厚厚的书,表示他的学问渊博;同时,他的头顶上有一颗明亮的星星,表示他的才华出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薄疾和孔子的故事,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薄少,掌握更多的知识。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薄少,无论是学习还是才艺都非常出色。3. 高中生:她是学校的薄少,不仅成绩优秀,还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才华。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校的薄少,他的学问涉及多个学科,是我们的学术楷模。

拆字解意

薄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