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冬冬在词典中的解释
dōngdōng

冬冬

拼音dōng dōng

注音ㄉㄨㄙ ㄉ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 冬冬 dōngdōng
    [fast,rythemic sound of beating drum] 一种快速而有节奏的击鼓声

详细解释

  • 象声词。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觉来未及説,叩门声冬冬。” 宋 陆游 《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刘半农 《敲冰》诗:“冬冬不绝的木槌声,便是精神进行的鼓号么?”
    鼕鼕:1.象声词。常指鼓声。 唐 顾况 《公子行》:“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絶。” 宋 晁补之 《富春行赠范振》:“鼓声鼕鼕櫓咿喔,争凑 富春 城下泊。”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鼕鼕的鼙鼓喧,腾腾的烽火黫。”
    (2).街鼓俗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旧制,京城内金吾,晓瞑传呼,以戒行者。 马周 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鼕鼕’,公私便焉。” 唐 裴翛然 《夜醉卧街》诗:“遮莫鼕鼕动,须倾满满杯。”参见“ 鼕鼕鼓 ”。
    (3).像鼓声的声响。《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其势岌岌可危。”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或声音又大又重。

详细解释

  • 冬冬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物体或声音又大又重。它可以用于形容物体的大小、重量或声音的响亮程度。

使用场景

  • 冬冬可以用来形容大型物体的大小或重量,例如:冬冬的大山、冬冬的鼓声。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响亮程度,例如:冬冬的雷声、冬冬的爆炸声。

故事起源

  • 冬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大而重的物体。冬冬的声音也被认为是形容大而响亮的声音。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冬冬

例句

  • 1. 这个大石头冬冬的,我们搬不动。2. 那辆卡车发出冬冬的声音,震得我耳朵都疼。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冬冬声音的震撼力,以及大而重的物体,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大小、重量相关的成语,如“巨大”、“沉重”等,可以扩展对冬冬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只冬冬大的猫。2. 初中生:那辆冬冬的火车从我身边驶过,非常震撼。3. 高中生:他的声音像冬冬的鼓声,让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这个冬冬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拆字解意

冬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