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问罪之师在词典中的解释
wènzuìzhīshī

问罪之师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wèn zuì zhī shī ㄨㄣˋ ㄗㄨㄟˋ ㄓㄧ ㄕㄧ

    问罪之师(問罪之師) 

    (1).讨伐犯罪者的军队。《旧唐书·侯君集传》:“天子以 高昌 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於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宋 辛弃疾 《美芹十论·察情》:“ 亶 之弑, 亮 尝惧我有问罪之师。”亦省称“ 问罪师 ”。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忼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

    (2).比喻前来责问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基本含义

  • 指能够审判和惩罚罪犯的人或机构。

详细解释

  • 问罪之师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用来形容能够追究罪犯责任并进行审判的人或组织。这个成语强调了法律和正义的力量,以及对犯罪行为的严肃态度。

使用场景

  • 问罪之师常常用来形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系统中的人员。也可以用来指代法律机构或法律程序。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揭露真相、追究责任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审判和惩罚罪犯。这些官员被视为问罪之师,他们负责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成语结构

  • 问罪之师由三个词语组成,分别是“问罪”、“之”和“师”。其中,“问罪”表示追究罪犯的责任,“之”表示所属关系,“师”表示人或组织。

例句

  • 1. 法院的法官是社会的问罪之师。2. 律师作为问罪之师,致力于维护被告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问罪之师”拆分成“问罪”、“之”和“师”三个部分来记忆。同时,可以与法律制度和司法系统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和司法相关的成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法律和正义有关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法官是问罪之师,他们能够审判坏人。2. 初中生:律师是问罪之师,他们帮助被告维护权益。3. 高中生:法院是社会的问罪之师,维护社会正义。4. 大学生:检察官作为问罪之师,负责追究罪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