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榆椒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

榆椒

拼音yú jiāo

注音ㄧㄩˊ ㄐ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榆叶嫩芽。因形似椒,故称。 金 冯延登 《春雨》诗之二:“已见鹅黄匀柳麦,更看檀紫上榆椒。” 金 元好问 《官园探梅同康显之赋》诗:“柳麦榆椒寂寞边,儘饶梅事得春偏。”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相貌丑陋。

详细解释

  • 榆椒是一个古代的植物名,形状难看,没有吸引力。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相貌丑陋,没有美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相貌丑陋,或形容事物的外观不美观。

故事起源

  • 榆椒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原文是“庄子榆椒,孟子椿庭”。其中的“榆椒”形容人的相貌丑陋。据说,庄子是一个相貌丑陋的人,而孟子则是一个相貌俊美的人,两人相遇时,孟子对庄子说:“庄子榆椒,孟子椿庭”,意思是形容自己俊美如椿庭,而庄子相貌丑陋如榆椒。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人相貌丑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 榆椒

例句

  • 1. 他长得真是榆椒一样,看起来一点也不好看。2. 这个房子虽然很大,但外观实在是榆椒,没有一点美感。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榆树和辣椒的形状,它们都是相对较难看的植物。将榆树和辣椒联想到一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相貌相关的成语,如“丑如榴莲”、“丑态百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长得像个榆椒,大家都不喜欢和他玩。2. 初中生:她的外貌真的很榆椒,但是她的内在却非常优秀。3. 高中生:虽然他不帅,但是他的榆椒相貌并不影响他的魅力和魅力。

拆字解意

榆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