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兰若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n

兰若

拼音lán rě

注音ㄌㄢˊ ㄖㄜ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兰若 lánruò
    [temple]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详细解释

  •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李周翰 注:“兰若,香草。” 唐 李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楚 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
    (2).指寺院。梵语“ 阿兰若 ”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清 孙枝蔚 《登赤城山》诗:“下巖地势稍宽平,无数松竹遶兰若。”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详细解释

  • 兰若是由“兰”和“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兰”指兰花,象征高雅和纯洁;“若”指像、如同。兰若合起来表示像兰花一样高雅纯洁的意思。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使用场景

  • 兰若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雅纯洁的气质。常用于赞美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故事起源

  • 兰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时,鲁国有位叫兰陵的人,他的品德高尚,清廉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后来,人们用“兰若”来形容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成语结构

  • 兰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个兰若之人。2. 她举止端庄,言谈举止都很兰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兰花的高雅和纯洁来记忆兰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和气质如同兰花一样高雅纯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气质相关的成语,如“风度翩翩”、“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兰若之人,总是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兰若之人,做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3. 高中生:他的言谈举止都很兰若,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感觉。

拆字解意

兰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