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冒犯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fàn

冒犯

拼音mào fàn

注音ㄇㄠˋ ㄈ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言语或行动冲撞了对方。
    [构成]
    并列式:冒+犯
    [例句]
    冒犯尊严。(作谓语)
    [同义]
    触犯、得罪

近义词

  • 得罪、冲撞、触犯、冲克、冲犯、干犯、搪突、开罪、获咎、获罪

反义词

  • 礼待

英文翻译

  • 1.give offence; offend; affront

详细解释

  • ◎ 冒犯 màofàn
    [offend against;give offence;affront] 在言词或举动上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
    他的傲慢无礼的举动冒犯了他姐姐的客人们
    (1).顶着;不顾。《东观汉记·鲍永传》:“君晨夜冒犯霜露,精神亦劳矣。”《后汉书·郭镇传》:“ 镇 冒犯白刃,手劒贼臣。” 宋 王安石 《汝瘿和王仲仪》:“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 郭沫若 《沸羹集·人类的前卫》:“ 苏联 的最有名的飞行员 契加洛夫 ,冒犯着自己生命的危险,抢救了他所驾驶的飞机。”
    (2).触犯;冲撞。《北史·王晞传》:“窃谓天时人事,同无异揆,是以冒犯雷霆,不惮斧鉞。”《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昨日语言冒犯,自知死罪,伏惟相公海涵。”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是下官认错了人,冒犯小姐,告罪了!”《十月》1981年第3期:“ 伯老 ,得罪得罪!冒犯了你。我们 湖南 人讲话粗鲁,不知忌讳惯的。”
    (3).侵犯;侵害。《西游记》第六五回:“那妖王道:‘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冒犯仙山。’” 梁启超 《医学善会叙》:“卒有不幸,阴阳寒暑之冒犯,则已舍身为釜中鱼。”

基本含义

  • 冒犯指言行举止使人感到不快,触犯他人的感情或尊严。

详细解释

  • 冒犯是由“冒”和“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冒,表示冒险,冒着风险去做某事;犯,表示触犯,违反某种规定或法律。冒犯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以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触犯他人,冒险地去冒犯他人的感情或尊严。

使用场景

  • 冒犯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使他人感到不快、被侮辱或受到伤害时,可以使用冒犯来表达这种情况。冒犯也可以用于描述违背社会规范、传统习俗或道德底线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冒犯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或典故可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的礼仪观念有关,人们强调应当尊重他人的感情和尊严,不应当冒犯他人。

成语结构

  • 冒犯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冒”和动词“犯”组成。

例句

  • 1. 他的无礼言辞冒犯了许多人的感情。2. 请不要冒犯他,他对待这个问题非常敏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冒犯”与“冒险”和“触犯”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冒犯就像是一个人在冒险地触犯他人,不顾他人的感受。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冒犯这个词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得罪”、“冒昧”等。这些词语都与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有关,对于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有帮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冒犯了同学,现在我很后悔。2. 初中生:他的无礼行为冒犯了老师,被批评了一顿。3. 高中生:他的言辞冒犯了许多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4. 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应当注意避免冒犯他人的文化差异。5. 成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应该避免冒犯他人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