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钓渭在词典中的解释
diàowèi

钓渭

拼音diào wèi

注音ㄉㄧㄠˋ 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 周 吕尚 垂钓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韩愈 《叉鱼》诗:“如 棠 名既误,钓 渭 日徒消。” 钱仲联 集释引 顾嗣立 曰:“《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尚 年老渔钓, 周西伯 出猎,遇於 渭 之阳。’”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为筑巖钓 渭 ,亦过矣哉。”参见“ 钓川 ”。

基本含义

  • 比喻用计谋诱敌,以便截击。

详细解释

  • 钓渭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韩国的将军白起率军攻打赵国。赵国的将军廉颇为了引诱白起的军队进入一个狭窄的地方,设计了一个计策。他在渭河边设置了一个鱼钩,用来钓鱼。当白起经过时,看见廉颇在钓鱼,觉得很奇怪,于是停下来询问。廉颇乘机向白起请教作战之道,白起毫不怀疑地向他解答。廉颇趁机引诱白起的军队进入了一个狭窄的地方,并成功地截击了他们。钓渭成为了比喻用计谋诱敌,以便截击的成语。

使用场景

  • 钓渭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用计谋或诡计引诱敌人,以便截击或制造不利于对方的局势。可以用来形容军事战略、政治策略、商业竞争等方面的行为。

故事起源

  • 钓渭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

成语结构

  • 钓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巧妙地钓渭,将对手的计谋一一揭穿。2. 这个商人用了一个钓渭的计策,让竞争对手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渭河边钓鱼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场景与用计谋引诱敌人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中的战略计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借刀杀人”、“暗度陈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了一个钓渭的计策,让同学们掉进了他设置的陷阱。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了一个钓渭的故事,觉得很有趣。3. 高中生:他在辩论比赛中巧妙地钓渭,让对手陷入了困境。4. 大学生: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运用了一个钓渭的计策,最终取得了胜利。

拆字解意

钓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