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肆
拼音wāng sì
注音ㄨㄤ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广阔无边。 明 宋濂 《见山楼记》:“其下有巨湖,广袤百里,汪肆浩渺,环浸乎三方。”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洪亮,威严有力。
详细解释
- 汪肆指的是声音洪亮威严,有力量的声音。形容说话声音大、气势磅礴,具有震慑力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演讲、宣讲、朗诵等场合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响亮、有力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于《尚书·周书·太保诰命》中的一段文字:“肆其声以张,汪汪然如有德。”意思是太保发表命令时,声音洪亮威严,如有道德的气魄。后来,人们就用“汪肆”来形容声音洪亮、有力。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演讲者汪肆的声音震撼了全场。2. 他的歌声汪肆,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汪汪的狗叫声,声音洪亮有力,形容汪肆的声音。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雷霆万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声音汪肆地传遍了整个教室。2. 初中生:他的演讲汪肆有力,让我深受感动。3. 高中生:他的歌声汪肆,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