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涸澈之鲋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èzhī

涸澈之鲋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涸澈之鲋

    原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译文

    庄子家已经穷到不可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家去借粮。

    监河侯说:“行啊,等我年终收了百姓的租赋后借给你三百镒,好吗?”

    庄周脸色一沉,生气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见有喊我的。回头一看,车辙中有条鲫鱼在呼救。我问它:‘小鲫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的臣仆,你也许有瓢水来救我一命吧?’我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说服吴王、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好吗?’鲫鱼板着脸生气地说:‘我因为离开了水,无处安身。我如果能得到一瓢水,就能活命。现在你竟这么说,就不如早点到干鱼铺子里去找我罗!’”

    寓意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极度干枯、枯竭或无法挽回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涸澈,指水干枯;鲋,指一种鱼,又称为鲋鱼,因其能够在干旱的时候在泥土中存活而闻名。成语“涸澈之鲋”借用了鲋鱼的形象,用以比喻事物已经达到了无法再恢复的枯竭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资源耗尽、局面无法挽回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极度疲惫或失去活力。

故事起源

  • 《论语·述而》中有一则故事,孔子曾对弟子颜回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恭而无礼,有以立;侮而无礼,有所不立。君子涸澈之鲋,生曰:‘我有知!’恶乎涸澈之鲋生也?”这个故事中,孔子用“涸澈之鲋”来形容自己学识渊博、精神饱满的状态。

成语结构

  • 涸澈之鲋为名词短语,由三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已经达到了涸澈之鲋的地步。2. 经过连续几天的剧烈运动,他感到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涸澈之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的拼音和含义进行联想,例如:“涸澈之鲋”发音类似于“喝车之负”,可以想象一个人喝醉了酒,骑车摔倒在地,无法起身,形象地表达了事物极度干枯、无法挽回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干枯、枯竭相关的成语,如“干涸”、“枯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水塘的水已经干得像涸澈之鲋一样了。2. 初中生:经过连续几个月的高温天气,河流的水已经达到了涸澈之鲋的程度。3. 高中生:考试前夜,他的精神状态已经达到了涸澈之鲋,无法再集中注意力复习。

拆字解意

涸澈之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