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兵钤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qián

兵钤

拼音bīng qián

注音ㄅㄧㄥ ㄑ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兵书;兵法。 汉 刘向 《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 ,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 玄女 黄公 之法。” 唐 李德裕 《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
    (2).指兵权。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 宋 苏舜钦 《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
    (3). 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寥 ( 范寥 )时为 福建 兵鈐,终不能自达而死。”

基本含义

  • 指军队的旗帜、军令。

详细解释

  • 兵钤是古代军队中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军队的权威和军令。兵钤通常是由君主或军队统帅所持有,用来传达命令、指挥作战。因此,兵钤也象征着军队的统一指挥和纪律。

使用场景

  • 兵钤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权威的象征,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领导地位或权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兵钤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权威地位,或者某个组织的领导能力。

故事起源

  • 兵钤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兵器制度。在古代,军队的旗帜和军令是军队中非常重要的事物,它们代表着军队的统一指挥和纪律。因此,兵钤这个成语就是从古代的兵器制度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 兵钤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兵”表示军队,“钤”表示旗帜或军令。

例句

  • 1. 他手握兵钤,统帅全军,战无不胜。2. 这位领导手中的兵钤,让他在公司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统帅手中握着兵钤,指挥作战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兵器、军队组织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兵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手拿兵钤,指挥我们进行操练。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手握学生的兵钤,带领大家做出更多贡献。高中生: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就像是手中握着兵钤的统帅,无人能敌。

拆字解意

兵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