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败度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i

败度

拼音bài dù

注音ㄅㄞˋ ㄉ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败坏法度。《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孔 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於其身。”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念异货之败度,则寡欲,而人著诚矣。”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无穷》:“况周天下之人,而欲人而衣之食之而教之,求其无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于败度而斁伦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行败坏、行为不端正。

详细解释

  • 败度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前一个字“败”表示失去,后一个字“度”表示度量。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失去了度量,行为举止不正当,品行败坏。

使用场景

  • 败度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不端,品行败坏,特别是在道德、品德方面有所缺失的情况下使用。

故事起源

  • 败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指古代乐曲中音调不和谐的现象。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行为不正当,品行败坏。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不端,完全是一个败度之徒。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行为败度,导致了企业的倒闭。3. 他的品行败度,让他在朋友圈中声誉扫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败度”与一个人的行为不端,品行败坏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和意义,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和成语词典。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很败度,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品行败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败度之徒,我们要远离他们。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败度”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败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