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圜堵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

圜堵

拼音huán dǔ

注音ㄏㄨㄢˊ ㄉ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环堵。指门。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召环雉於大荒之外,安圜堵於函夏之内。”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基本含义

  • 指围堵、封锁,使无法逃脱。

详细解释

  • 圜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圜”指围绕,环绕;“堵”指封锁,阻止。它的含义是指将某人或某事围住,使其无法逃脱或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采取措施,阻止其自由行动或逃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警方对罪犯采取围捕行动,或者政府对某一地区进行封锁。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的国君僖公想要攻打周朝,但是齐国内部有人告密,周朝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周朝派出使者向齐国传达了封锁的消息,告诉齐国如果敢进攻,就会被围困住。齐国的国君僖公听到这个消息后,被吓得不敢进攻,最终被圜堵住了。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警方在短时间内圜堵了逃犯,使其无法逃脱。2. 政府对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进行了圜堵,以防止疫情扩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圜堵”联想为一个人被围住在一个圆形的围墙中,无法逃脱。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圜堵相关的成语,如“困守”、“围剿”等,以扩展对围堵、封锁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叔叔圜堵了小偷,把他抓住了。2. 初中生:政府为了控制疫情,采取了圜堵措施,封锁了疫情严重的地区。3. 高中生: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围堵战役,如围剿赤匪等。请注意,本指南中提供的例句仅供参考,并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和语言能力进行调整。

拆字解意

圜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