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械
拼音mín xiè
注音ㄇㄧㄣˊ ㄒ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民家的兵器。《礼记·少仪》:“不疑在躬,不度民械。” 郑玄 注:“械,兵器也。”
基本含义
- 指百姓的器械,比喻朴素、简陋的工具或武器。
详细解释
- 民械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即“民”和“械”。其中,“民”指的是百姓、普通人,“械”指的是器械、工具。成语“民械”的基本意思是指百姓所使用的简单、朴素的工具或武器。它形容工具简陋,不够精良,也可以用来形容技术或装备落后。
使用场景
- 成语“民械”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工具、武器或技术的简陋、落后。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能力、水平或装备不足。例如,在描述某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时,可以说他们的武器装备十分民械。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技术或工具不够先进,例如,他的摄影器材真是太民械了。
故事起源
- 据考证,成语“民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二》中,原文是:“民械之利,未有能胜者。”意思是说,百姓所使用的简陋工具,还没有任何势力可以胜过。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并渐渐引申为形容简陋、落后的工具或武器。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民”和名词“械”组成。
例句
- 1. 这把刀真是太民械了,切菜都费劲。2. 他的相机真是太民械了,拍出来的照片都模糊不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民械”分解为“民”和“械”,并联想到百姓所使用的简陋工具或武器,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其用法来拓展对汉语的理解。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积累经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笔真是太民械了,画出来的画都不好看。2. 初中生:这把剪刀真是太民械了,剪起纸来很费劲。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真是太民械了,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4. 大学生:这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真是太民械了,需要更新换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