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书生气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shēng

书生气

拼音shū shēng qì

注音ㄕㄨ ㄕㄥ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书生气 shūshēngqì
    (1) [bookishness]
    (2) 指只顾读书、脱离实际、看问题单纯、幼稚的习气
    搞经济工作太书生气不行
    (3) 书卷气

英文翻译

  • 1.bookishness; a bookish approach; a bookish cast of mind

详细解释

  • (1).指只知读书,脱离实际,看问题单纯、幼稚的习气。 巴金 《纪念 雪峰 》:“我劝他也不要答应,我说事情难办,我想的是他太书生气,鲠直而易动感情。”
    (2).指书卷气。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 钱先生 的脸很黑很瘦,可是也很硬。从这个脸上,已经找不到以前的胖忽忽的,温和敦厚的书生气。”

基本含义

  • 指读书人的气质或态度,通常形容读书人自命不凡、自负而不切实际。

详细解释

  • 书生气是由“书生”和“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书生指的是读书人,气指的是气质或态度。书生气形容那些自命不凡、自负而不切实际的读书人,他们常常只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能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过于书呆子气或缺乏实际能力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学识丰富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情况,或者形容某人自视甚高却缺乏实际经验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描述,虞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贤士,他聪明才智出众,博学多才。然而,他过于自负,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一次,他到齐国参观,见到齐国的贤士田文,虞卿对田文的才华和学识非常佩服,但却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田文对他说:“你这书生气,不足为虑。”从此,书生气成为了形容自命不凡、自负而不切实际的读书人的词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书生和气。

例句

  • 1. 他虽然读书多,但总是充满了书生气,缺乏实际经验。2. 这个年轻人太书生气了,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书生形象相关的图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读书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自负而不切实际的样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读书人相关的成语,例如“书香门第”、“书呆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摆出一副书生气,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2. 初中生:这个同学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充满了书生气,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3. 高中生: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总是过于书生气,缺乏实际经验。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实践能力,不要过于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