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听并观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tīngbìngguān

公听并观

拼音gōng tīng bìng guā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ㄍㄨㄙ ㄊㄧㄥ ㄅㄧㄥˋ ㄍㄨㄢ

    公听并观(公聽並觀) 

    谓公正地听取不同意见和一视同仁地看待人与事。《汉书·邹阳传》:“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颜师古 注:“公听,言不私也。并观,所见齐同也。”《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於理而物有未周於用,将改曲易调,远与 黄 、 唐 角功,近昭 武 、 文 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宋 曾巩 《乞登对状》:“属陛下聪明睿智,洞照羣情,公听并观,不遗小善。”

基本含义

  • 指公正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观察事物,不偏不倚地作出判断。

详细解释

  • 公听并观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公表示公正客观,听表示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观表示观察事物。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做出判断之前,应该全面了解各种观点和事实,并保持公正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公听并观通常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或争议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这个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例如政治讨论、法律判断、社会问题等。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在判断案件时,总是仔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在观察了事实后作出公正的判断。因此,人们将他的做法总结为“公听并观”,并用来形容公正客观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公听并观由三个独立的词语组成,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含义。

例句

  • 1. 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应该公听并观,不要被个人偏见所左右。2. 作为一名法官,他总是公听并观,不偏不倚地作出判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公正的法官,他坐在法庭上,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观察案件的事实,然后作出公正的判断。

延伸学习

  • 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成语和其它相关的成语,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公听并观,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公听并观,尊重每个人的观点。3. 高中生:在写论文时,我们需要公听并观,结合各种观点来做出自己的判断。4. 大学生:在进行研究时,我们必须公听并观,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拆字解意

公听并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