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禋
拼音liáo yīn
注音ㄌㄧㄠˊ 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燎祭。 宋 王安石 《敕修南郊式表》:“故国家讲燎禋之上仪,而臣等承撰次之明詔。”
基本含义
- 指燃烧祭祀的火焰,比喻极为庄重隆重的祭祀仪式。
详细解释
- 燎禋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用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极为庄重隆重的祭祀仪式,也可用来形容非常庄重和盛大的场合。
使用场景
- 燎禋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主要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者正式场合中出现。它可以用来描述隆重的庆典、盛大的仪式、或者重要的国家活动。
故事起源
- 燎禋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中,记载了周武王在位时举行的一次盛大的祭祀仪式。这次祭祀仪式被称为燎禋,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后来,人们就将这个祭祀仪式的名字“燎禋”转化为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庄重和盛大的场合。
成语结构
- 燎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这次婚礼可真是燎禋一场,场面非常庄重隆重。2. 国庆阅兵是一项燎禋式的庆典活动,彰显了国家的威严和实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燎禋”这个成语与庄重、隆重、盛大的场合联系在一起,想象参与燎禋的祭祀仪式,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以及其他与庄重和盛大相关的成语,如“隆重其事”、“盛况空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举行了一场燎禋式的开学典礼,非常隆重庄重。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燎禋式的班会,用来庆祝全班同学的进步。3. 高中生:学校举行了一场燎禋式的毕业典礼,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庄重与重要性。4. 大学生:参加了一次燎禋式的学术会议,深刻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庄严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