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遯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dùn

行遯

拼音xíng dùn

注音ㄒㄧㄥˊ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 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明史·王艮廖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基本含义

  • 行走躲避,逃避行动。

详细解释

  • 行遯是指在行走中躲避,逃避行动。这个成语形容人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选择躲避、逃避而不去面对。它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胆怯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行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不敢面对问题,选择逃避或退缩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遇到困难时不敢正视问题,放弃努力而选择躲避的人。

故事起源

  • 行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人间训》一书中。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庄周的哲学家,他非常聪明,但却不喜欢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有一天,庄周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参与社会,他回答说:“我宁愿选择行遯,躲避困境,也不愿意面对困难。”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行遯”来形容那些不敢面对困境,选择逃避的人。

成语结构

  • 行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行和遯。行表示行走,遯表示躲避。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行走躲避,逃避行动。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选择行遯,从来不敢直面问题。2. 她不愿意面对失败,选择了行遯,逃避了现实。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行遯这个成语,可以将行和遯分别与行走和躲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突然遇到困难,他选择躲避而不敢面对,这就是行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遯相关的成语,如行色匆匆、行尸走肉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做作业,所以我总是选择行遯,不去面对。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有些同学选择行遯,不再努力学习。3. 高中生:他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总是行遯,不敢冒险尝试新的事物。4. 大学生:有些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行遯,不愿意面对现实。

拆字解意

行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