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庐
拼音cūn lú
注音ㄘㄨㄣ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乡村的简陋房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从桥东遵塍上,始有村庐夹路。”
基本含义
- 指简陋、贫穷的住所或家园。
详细解释
- 村庐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村”和“庐”。村指的是农村地区的聚居地,庐指的是简陋的房屋。因此,村庐形容的是一种简陋、贫穷的住所或家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贫困、简陋的生活环境,或者指代一个人的住所条件非常差。
故事起源
- 村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四年》中,原文是“庶无村庐之患,无饥馑之累”。这句话意思是说,国家应该没有简陋的住所和饥饿的困扰。后来,村庐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简陋、贫穷的住所。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长大后仍然住在村庐里。2. 这个小村庄的居民们生活简朴,大部分人还住在村庐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村庐”想象成一个简陋的农村房屋,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方式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贫穷、简陋相关的成语,例如“穷困潦倒”、“衣食不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虽然不是大别墅,但也不是村庐。2. 中学生:他们家住在山区,住的是一间村庐。3. 大学生及以上:那个艺术家年轻时住在一个村庐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