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拔
拼音cǎi bá
注音ㄘㄞˇ ㄅ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选拔,拔擢任用。 宋 司马光 《龙图阁学士李公墓志铭》:“时 杜祁公 为宰相,多採拔英儁,寘之臺省。” 宋 李纲 《辞免兵部侍郎奏状》:“如臣孱庸,何足採拔!”
(2).揪打。《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 狄婆子 ﹞心中发恨,算计赶到下处,带他连那妓者採拔一顿,与他做个没体面。”
犹选拔。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晋高祖 ﹞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臣蒙先皇采拔,粉骨非报。”
基本含义
- 指选拔人才或物品。
详细解释
- 采拔是由“采”和“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采”有采集、挑选的意思,“拔”有选拔、提拔的意思。采拔指的是通过挑选和选拔的方式,选择出优秀的人才或物品。
使用场景
- 采拔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选拔人才或挑选物品的情境。可以用来形容选拔人才的选拔赛、选拔物品的挑选过程等。
故事起源
- 关于采拔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古代的选拔制度有关。在古代,选拔官员或人才时常常采用挑选的方式,通过考试或评比,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这种选拔制度也被称为“采拔制度”,因此形成了“采拔”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公司举行了一场选拔赛,用来采拔优秀的员工晋升。2. 教练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采拔出具有潜力的运动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采”字与挑选、采集的意思联系起来,将“拔”字与选拔、提拔的意思联系起来,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摘取”、“提拔”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于选拔和挑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考试来采拔出班级的优秀学生代表。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活动,来采拔出具有艺术才华的学生。3. 高中生:大学通过面试和笔试来采拔出优秀的学生,录取到自己的学校。4. 大学生:公司举办了一场实习生选拔活动,来采拔出具有潜力的员工。5. 成年人:政府通过公务员考试来采拔出有能力的公务员,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