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息
拼音gǒu yán cán xī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gǒu yán cán xī ㄍㄡˇ ㄧㄢˊ ㄘㄢˊ ㄒㄧ
苟延残息
◎ 苟延残息 gǒuyán-cánxī
[be on one‘s last legs] 同“苟延残喘”
基本含义
- 指勉强维持生存,苟且偷生的局面。
详细解释
- 苟延残息形容生活或事物的维持在困境中勉强继续,只能勉强维持生存,没有真正的发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生活或事物在困境中勉强维持下去的状态,强调困苦、艰难。
故事起源
- 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阜传》,讲述了东汉末年,杨阜被刘备任命为广陵太守,政绩不佳,广陵人民生活在困苦的境况下。当时有人对杨阜说:“广陵有你在任上,只能苟延残息而已。”从此,“苟延残息”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勉强维持生存的困境。
成语结构
- 由“苟延”和“残息”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在战争年代,人们为了苟延残息,不得不采取各种生存策略。2. 这家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苟延残息,但没有真正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苟延残息”联想为一个人在狭小的空间中苟且地延续着残存的生命。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困境、坚持、生存等相关的成语,如“千方百计”、“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生活在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一直苟延残息地生活下来。2. 初中生:尽管这个小餐馆生意不好,但老板还是苟延残息地坚持经营。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战争和灾难,但人民苟延残息,最终走出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