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刻在词典中的解释

木刻

拼音mù kè

注音ㄇㄨˋ ㄎ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版画的一种,在木板上刻成图案,再印在纸上。也叫木板画。
    [构成]
    偏正式:木(刻
    [例句]
    这幅木刻很漂亮。(作主语)

英文翻译

  • 1.woodcut; wood engraving; xylograph

详细解释

  • ◎ 木刻 mùkè
    [wood engraving;woodcut] 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1).用木料雕刻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木朝 开宝 中, 真州 有渔者钓得一木刻妇人,背刻‘ 丁 氏’二字。”
    (2).指木雕之物。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此指木雕的地理模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刻名印》:“今 蒙古 、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此指木雕的人名印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雍正 ﹞十三年春,苗疆吏以徵粮不善,远近各寨蠭起,徧传木刻,妖言四煽,省城大吏尚不之信也。”此指传集人众的木雕符信。
    (3).木版雕印。 宋 汪逵 《淳化阁帖辨记》:“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其墨乃 李廷珪 墨,墨黑甚,如漆。其字比诸刻为肥。”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参见“ 木板 ”。
    (4).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成图形,再拓印在纸上。 鲁迅 《书信集·致张慧》:“弟非画家,不敢妄说,惟以意度之,木刻当亦与绘画无异,基本仍在素描,且画面必须统一也。”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我以为少年学木刻,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基本含义

  • 指以木材为材料进行雕刻的艺术。

详细解释

  • 木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指的是以木材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技艺。木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篆刻技艺。木刻作品通常以线条简练、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出各种主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木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常常被用于装饰、印刷和艺术收藏等领域。

使用场景

  • 木刻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雕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比如,当你欣赏到一件精美的木刻作品时,你可以说:“这幅木刻作品真是精湛的艺术品啊!”

故事起源

  • 木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篆刻技艺。篆刻是一种用刀在硬质材料上刻字的技艺,最早出现在商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技艺逐渐演化为木刻技艺,成为一种以木材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形式。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木”和“刻”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木刻作品展示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2. 这幅木刻作品的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木刻”这个成语与木材雕刻艺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木匠在用刀雕刻木头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木刻感兴趣,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木刻艺术的历史和技巧。你还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木刻技巧,尝试自己进行木刻创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美术课上学会了木刻技巧。2. 初中生:这幅木刻作品的线条表现得非常细腻。3. 高中生:我对木刻艺术非常感兴趣,计划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4. 大学生: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一些古代的木刻作品,非常震撼人心。

拆字解意

木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