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蠹
拼音xiāng dù
注音ㄒㄧㄤ ㄉ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比喻败基毁业的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洛学》:“子之乡蠹,只是卖了一座 武夷山 。我之乡蠹,却卖了三座山。”
基本含义
- 指本地的官吏或地方官员。
详细解释
- 乡蠹是由“乡”和“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乡”指的是乡村,表示地方;“蠹”指的是害虫,表示损害。乡蠹的意思是指本地的官吏或地方官员,比喻贪污腐败、懒惰无能的地方官员。
使用场景
- 乡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贪污腐败、懒惰无能的地方官员,形容他们对待公务不负责任,只顾自己私利的行为。
故事起源
- 乡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二年》中。故事中,鲁国的哀公问大夫公叔文子:“乡蠹之罪,可听乎?”公叔文子回答说:“蠹,害虫也。自外入内,所以害物也。乡蠹者,乡之官也。”从此,乡蠹成为了形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乡蠹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义和发音分别是“乡”和“蠹”。
例句
- 1. 这个乡蠹不但不为百姓办事,还经常收受贿赂。2. 这个地方的乡蠹贪污腐败,已经被纪检部门调查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乡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乡村里的害虫在损害农作物,这个害虫就是乡蠹,代表了贪污腐败、懒惰无能的地方官员。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政治腐败相关的成语,例如“贪官污吏”、“腐败无能”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乡蠹是一个坏官员,不为百姓办事。2. 初中生:乡蠹贪污腐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3. 高中生:乡蠹的存在让整个乡村陷入了困境。4. 大学生:乡蠹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廉洁从政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