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佬
拼音guǎng lǎ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guǎng lǎo
意思: 客家民系发源地
目前可查最早使用广佬这一名词的,是江西省人。江西省赣南地区人使用这一名词,专指其境内的一个次民系,而这个亚民系,实际上就是现在通称的客家民系的一个支脉。
详细解释
据《上犹县志·方言》载:“从人口来源和迁入年代来看,东南部的东山镇及其附近的几个乡居民迁入时间较早,他们便自称‘本地人’,说的是‘本地话’。西部的居民迁入较晚,被本地人称为‘广东人’,俗称‘广佬’,说的是‘广东话’。上犹方言分为两片,即东片和西片。西片的下陈陈氏和营前城黎氏,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跟县城东山镇话相近的方言,他们也称之为‘本地话’。但是,上犹全境都属于客家话——客家人说的‘广东话’的客家话,本地人说的‘本地话’也还是属于客家话。”目前尚有谱牒资科可查的赣南本地人,大多都是南北朝以后迁入的。如宁都县城梅江镇赖氏在南朝元嘉年间由浙江松阳迁来,南康县蓉江岭岭吴吴氏、东门村千秋坪袁氏在隋代从河南开封迁来。唐宋时期迁入的更多,如石城县今存四十四姓,宁都还有四十六姓。明代初年,赣南人口流失严重,田地荒芜,而赣中一带人口密度大至“肩摩袂接”,于是朱元璋下令奖垦。南昌、吉安等府大批人口迁到赣南。 由于时代久远,赣南“本地人”的血统成分相当复杂,但无论先来后到,赣南讲“本地话”的所谓“本地人”,都应该归类于客家民系,因为赣南的“本地话”同样具有客家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特征。赣南曾经有“本地人”跟“客籍人”的争端(刘纶鑫,1996),本地人是唐宋以来便设籍的居民,而“客籍”是指明末清初才从粤东搬来的移民。他们又被称为“广佬”、“客籍人”,但不叫做“客家人”。此外也在清初,嘉应州、惠州府、韶州府人,大举移民广西、四川、台湾,少量也移民湖南,当中也有一些不同方言群体间的冲突,如台湾的闽南人和嘉应州人也曾经械斗。但是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出版以前,他们也没有被称或自称客家。台湾的粤东移民,只会称为“客人”或“广东人”。在文献中都称为“粤人、粤东人”,语言是“广东话”,一直到日本统治时代也是如此。
基本含义
- 指广东人,也用来形容精明能干的人。
详细解释
- 广佬是对广东人的俚语称呼,其中“广”指广东,而“佬”在广东方言中指男人。这个成语在很多地方都被用来形容广东人,特别是那些精明能干、机智灵活的人。它强调了广东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使用场景
- 广佬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精明能干、口才流利、善于交际的人。它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可以用来调侃一个人过于精明而不够真诚。在广东地区,人们常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或者其他广东人。
故事起源
- 广佬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它主要是通过广东人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形成的。广东人以其聪明才智和商业头脑而闻名,因此这个成语也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广佬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广”是广东的简称,而“佬”是广东方言中的男人。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真是个广佬,每次做生意都能赚大钱。2. 我的朋友是个广佬,做事情总是有办法,从来不会碰壁。
记忆技巧
-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与广东人的精明才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聪明能干的广东人,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广东文化和广东人的聪明才智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广东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你也可以学习广东方言,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广东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广佬,他每次都能帮我解决问题。2. 初中生:她真是个广佬,考试总是能拿到高分。3. 高中生:我羡慕广佬的商业头脑,希望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4. 大学生:广佬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商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5. 成年人:他是个广佬,生意做得很大,每次都能赚到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