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兀的
拼音kě wù de
注音ㄎㄜˇ ㄨˋ ㄉㄜ
繁体
基本解释
(1).必定,一定。 元 武汉臣 《生金阁》楔子:“非是您孩儿自夸得这自奬,我若是不富贵可兀的不还乡!” 元 无名氏 《盆儿鬼》楔子:“我若是躲过呵,可兀的早回来!”
(2).确实,实在。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二折:“你待要重相见面皮难。喒两个再团圆,可兀的路儿远。”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这般对垒交锋,到头都总南柯梦,説甚军功,可兀的与你身儿上元无用。”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你今日相思容易得,岂不闻饱病可兀的最难医。”
(3).句中衬字,无义。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则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可兀的掛名时。”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哎,儿也,知他是甚风儿足律律吹你可兀的到家来。”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坚定,不屈不挠,毫不退缩。
详细解释
- 可兀的是一个古汉语成语,由“可”和“兀”的合成词组成。其中,“可”表示可以,有能力;“兀”表示挺直、笔直。可兀的合在一起,意味着可以挺直身体,坚定立场,不屈不挠。
使用场景
- 可兀的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困境时表现出的坚强和不畏艰难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实现理想时的坚持不懈。
故事起源
- 可兀的的故事起源于《晋书·刘琨传》。当时,刘琨是晋朝的一位将领,他在抵御北方匈奴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常坚定和勇敢的态度。他率领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用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后来,人们用“可兀的”来形容刘琨的英勇表现。
成语结构
- 可兀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面对困境始终可兀的,从不退缩。2.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有可兀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可兀的”与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将该成语与刘琨的故事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形容坚定、不屈不挠意义的成语,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刘琨一样,成为一个可兀的勇士。2. 初中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可兀的态度,坚持不懈。3. 高中生:面对人生的挑战,我们要有可兀的心态,勇往直前。4. 大学生:实现梦想需要可兀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