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断矶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àn

断矶

拼音duàn jī

注音ㄉㄨㄢˋ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突出水边的陡峭石滩。 唐 陈子昂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诗:“啸旅乘明发,奔橈騖断磯。”

基本含义

  • 指船只离开了依靠的石碑或石柱,比喻人超越前人的成就或突破束缚。

详细解释

  • 断矶源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是“沧海者,天下之水也;桑林者,天下之木也。众生皆以生为本,而我独以白为本,是以有所不受也。此亦非吾所能已也,所以归之於斯也已。夫水虽急,石犹能止;木虽大,犹有所容。吾以此知彼;所以御物者,亦彼焉已矣。断矣吾言哉!如其所止,已矣其无能已也!”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超越前人,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突破束缚。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之一,其中的断矶一词描述了庄子超越凡人的思想境界。断矶的意义也被引申为超越前人的成就。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在音乐领域的突破真是断矶之功。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堪称断矶之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断矶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艘船离开了依靠的石碑或石柱,表示一个人突破束缚,超越前人的成就。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其他著作,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一名,真是断矶之功!2. 初中生:他在篮球场上的表现真是断矶之举,超越了所有人。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堪称断矶之功,对整个领域都有重大影响。4. 大学生: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突破真是断矶之举,令人叹为观止。

拆字解意

断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