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色时代
拼音mài sè shí dài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卖色时代 -简介
在时尚动感的今天,“美女”毫无疑问,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卖色时代的到来,美女俨然已成为一种经济。一个普通女人要想提高身价,受人关注,似乎总避免不了在“美色”上花些心思,不管是为名利,还是为感情,为虚荣,为前途……
案例
三亚市政府为竞得2003年世界小姐总决赛的主办权耗资480万人民币。投资是惊人的,而收益却更为惊人,总决赛晚会两张金票,分别拍卖出了28万元、10万元的天价。三亚选美活动的组委会称,仅仅是门票收入(每张票价80美元至2000美元不等)就已达4.9万美元,其他相关收入更是超过了1200万美元。卖色时代,颜如玉就是黄金屋。
基本含义
- 指在社会风气混乱、道德沦丧的时代,人们为了追求私利而不择手段,以售卖自己的色相和美色为手段获取利益。
详细解释
- 卖色时代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美貌的女子,她利用自己的美色来迷惑男人,并从中获取利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沦丧的时代,人们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自己的美色。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社会风气混乱、道德沦丧的时代,或者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具体的故事内容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个成语通过这个故事来形容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
成语结构
- 卖色时代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卖”、“色”、“时”、“代”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卖色时代,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2. 在这个卖色时代,道德沦丧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卖色时代”与社会风气混乱、道德沦丧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时代,人们为了追求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自己的美色,从而形成了一个卖色时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时代被称为卖色时代,意思是人们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卖色时代的出现,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3. 高中生:卖色时代的出现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混乱和道德观念的沦丧。4. 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卖色时代的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道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