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钗镊在词典中的解释
chāiniè

钗镊

拼音chāi niè

注音ㄔㄞ ㄋ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首端缀有垂饰之钗。《南齐书·皇后传·文安王皇后》:“太子为宫人製新丽衣裳及首饰,而后牀帷陈设故旧,釵镊十餘枚。”《南齐书·周盘龙传》:“上送金釵镊二十枚,手敕曰:‘餉 周公 阿杜 。’”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辞尖刻,刺伤人心。

详细解释

  • 钗,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一种首饰;镊,夹取物品的工具。钗镊合在一起,形容言辞尖刻,伤人心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语或行为刻薄、尖刻,使人感到痛苦或伤心。

故事起源

  •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陆绩的人,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当时的政府官员,言辞尖刻,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这篇文章被传播开来后,人们开始用“钗镊”来形容言辞尖刻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话真是钗镊人心,让人听了很难受。2. 她说话总是钗镊人,谁也不敢得罪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钗镊”这个词语的发音,将其与尖锐的钗子和夹取物品的镊子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言辞尖刻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刺人心脾”、“尖酸刻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话针针见血,真是钗镊人心。2. 初中生:她的评论总是刻薄尖刻,就像是钗镊一样。3. 高中生:他的批评不仅尖刻,更是钗镊人心,让人难以接受。

拆字解意

钗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