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牒举在词典中的解释
dié

牒举

拼音dié jǔ

注音ㄉㄧㄝ ˊ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上书陈述。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县官判事案成后自觉有失请举牒追改判》:“先迷后觉,判事虽不三思;苟有必知,牒举明无二过。”

基本含义

  • 指以书信或文件的形式提出来的举报或控告。

详细解释

  • 牒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牒指的是书信或文件,举指的是提出来。牒举的含义是以书信或文件的形式提出来的举报或控告。这个成语强调了举报或控告的形式和方式。

使用场景

  • 牒举常常用于描述以书信或文件的形式提出来的举报或控告。可以用于描述举报腐败行为、揭发不正之事等。在正式的法律程序中,也可以使用牒举来提出控告或申诉。

故事起源

  • 牒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之间常常存在着争斗和明争暗斗。为了打击对手或揭发腐败行为,有些官员会以书信或文件的形式将对手的错误行为举报给上级或相关部门。这种形式的举报被称为牒举,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牒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 1. 他用匿名信进行了一次牒举,揭发了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2. 这份文件是一次牒举,控告了对方的不正之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牒举”这个词语与“提出书信或文件的举报”联系起来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写一封举报信或者在阅读一份举报文件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官场的故事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牒举这个成语的背景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了一封牒举信,揭发了同学作弊的行为。2. 初中生:老师收到了一份匿名牒举,指控某个同学在课堂上说谎。3. 高中生:他通过牒举揭发了学校领导的贪污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4. 大学生:他们一起起草了一份牒举文件,控告了某个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

拆字解意

牒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