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二寸牍
拼音chǐ èr cùn dú
注音ㄔㄧˇ ㄦˋ ㄘㄨㄣ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亦省称“ 尺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张仪 檄 楚 ,书以尺二。”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书信字迹极小。
详细解释
- 尺指的是尺子,二指的是两寸,寸指的是寸尺,牍指的是书写的材料。尺二寸牍这个成语形容所写的字迹非常小,字迹之小令人难以辨认。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字迹极小的书信或文章,也可用于形容字迹潦草难辨。
故事起源
- 《荀子·儒效》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在齐国做官时,有个人给他送来一封书信,荀子看了书信后,觉得字迹太小看不清楚,于是问那个人:“这是什么?”那个人回答说:“这是尺二寸牍。”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尺二寸牍”,其中“尺”、“二”、“寸”、“牍”都是名词。
例句
- 1. 他写的字迹尺二寸牍,看不清楚。2. 这封信上的字迹尺二寸牍,我都看不懂。
记忆技巧
- 尺二寸牍的发音与“吃二寸肚”相近,可以通过这个词语联想来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书写、字迹相关的成语,如“字迹潦草”、“字迹工整”等,拓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字写得像尺二寸牍一样小。2. 初中生:他的字迹尺二寸牍,老师都看不清楚。3. 高中生:这篇作文的字迹尺二寸牍,批改起来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