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齐谐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é

齐谐

拼音qí xié

注音ㄑㄧˊ ㄒ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人名。一说古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 司马彪 )及 崔 ( 崔譔 )云人姓名, 简文 ( 梁简文帝 )云书。” 成玄英 疏:“姓 齐 名 谐 ,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 齐国 有此俳谐之书也。”后志怪之书以及敷演此类故事的戏剧,多以“齐谐”为名。如《隋书·经籍志》有 东阳 无疑先生 《齐谐记》, 南朝 梁 吴均 有《续齐谐记》。 清 袁枚 《子不语》亦名《新齐谐》。亦指谈笑说怪。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勾杂剧》:“絃匏迭奏,干羽毕陈。洽闻 舜 乐之和,稍进齐谐之技。金丝徐韵,杂剧来歟。”《太平广记》卷二五○引《御史台记》:“ 张元一 以齐谐见称。” 清 李调元 《忆中翰程鱼门晋芳》诗:“有时杂齐谐,令人一笑莞。”

基本含义

  • 指事物和谐统一、协调一致。

详细解释

  • 齐谐一词由两个字组成,齐意为统一、一致,谐意为和谐、协调。齐谐表示事物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个体之间和谐共处,或者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配合,达到协调一致的境地。

使用场景

  • 齐谐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和事物发展的和谐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工作协调的情况。此外,齐谐还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发展的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整体和谐的状态。

故事起源

  • 齐谐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齐风·鸡鸣》中的一句诗:“鸡鸣之晨,齐王欲寐。”这句诗表达了齐王欲睡觉的时候,听到鸡鸣声,但并不感到刺耳,反而感到心旷神怡。从这个诗句中可以看出,齐谐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声音和谐悦耳的。

成语结构

  • 齐谐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主谓关系。

例句

  • 1. 他们一家人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家庭氛围非常齐谐。2. 这个团队成员之间合作默契,工作效率高,团队运作得非常齐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齐谐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鸡在清晨的时候欢快地鸣叫,声音既和谐又悦耳,给人一种宁静愉快的感觉。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齐谐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和谐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气生财”等,以丰富对和谐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关系齐谐,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学习时光。2. 初中生:这个社区的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大家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宁,形成了齐谐的社区环境。3. 高中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互相配合,工作协调,使得团队的合作氛围非常齐谐。

拆字解意

齐谐词语造句